喂养小鸡(喂养小鸡注意什么)

2022-12-12 17:04: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82


育雏工作的重点就在于雏鸡的科学饲养,做好雏鸡的科学饲养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雏鸡成活率,还有益于培育优质鸡种,从而增大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为了帮助养殖户更好的进行雏鸡的科学饲养工作,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十条科学饲养雏鸡的实用经验汇总。

1. 在出壳后先饮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其成分为:氯化钠3.5g、碳酸氢纳2.5g、氯化钾1.5g及葡萄糖25g,同时加冷开水1000ml配成。 先饮口服补液盐可补充雏鸡出壳时体内所耗去的水分,防止脱水。 初次饮水,最好在水中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可起到对肠道的消毒作用。

  2. 在出壳后24h左右开食

雏鸡在出壳24h内,绒毛未干,身体软弱,活动能力差,也没有饥饿感,因为这时雏鸡腹内还有胚胎发育后期未吸收完的蛋黄,可以满足其生活需要的能量。 24h后,绒毛干燥蓬松,活泼好动,常“叽叽”叫,有找食的动作,这时开食为好。

  3. 喂配合料

雏鸡生长发育快,1个月的体重就能达初生重的7倍左右,如单纯喂小米,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 雏鸡日粮要求高能量、高蛋白,所以只有喂配合料才能满足其需要。

  4. 少喂多餐

雏鸡的消化道很短,消化机能还未健全,如饲喂过饱会造成消化不良或积食。 最好每次喂7、8成饱。 雏鸡虽然食量小,但消化速度快,在1周龄时每日喂7~8次,逐渐减少日喂次数,到第7周后改为日喂4次。

  5. 补砂砾

鸡磨碎饲料靠肌胃中的砂砾,一般4日龄开始补砂砾,在每次喂饲将要结束时,向饲槽中撒给少许砂砾,也可设置专用补砂砾槽,1周补1~2次。 每100只鸡补0.45kg。 还可把砂砾按饲料的1%混入饲料中。

  6. 注意鸡舍内温度

温度与雏鸡的活力、采食、饮水、饲料消化吸收、抗病能力和生长发育等都密切相关。 必须满足雏鸡生长的温度适宜,一般0~1周龄鸡舍内温度为31~32℃,以后每周降低2~3℃。

  7. 注意通风换气

一方面雏鸡新陈代谢旺盛,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雏鸡肠道较短,粪便中尚有20%~25%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在微生物和水分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氢,所以,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 一般每天需打开部分窗户数分钟,以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

  8. 注意鸡舍内光照时间

出雏后头1周,雏鸡视力弱,为了使雏鸡尽快熟悉环境,识别水槽、食槽位置,应给予较强的光照(10~20lx),较长的光照时间(23h)。 8~42日龄光照强度为10lx,每周递减3~4h光照时间,直至每天8h为止。 光照采用一般的灯泡即可。 红绿光使鸡群安静,不易发生啄癖,而青光、黄光及灯瓦数过大,鸡群不安静,易发生啄癖。

  9. 注意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是指每平方米地面所容纳的鸡数。 密度过大,鸡舍容易潮湿,鸡群发育不整齐。 密度过小,房舍及设备利用率低,育雏成本高。 适宜的密度为每平方米地面可容纳40~50只鸡,随日龄增长,可适当减少只数。

  10. 分批管理

每批雏鸡总有大、中、小或强、中、弱等情况。 如果不分群管理,就容易造成吃食不均匀、大的吃食多、小的抢不到等不良现象。 所以,要根据雏鸡大小或强弱分群管理,区别对待,保持发育基本一致。

温馨提示:春季家禽呼吸道病多发且难以治愈,现有一成熟治疗方案,经过数万养户验证!轻则3天,重则4天即可治愈,详细了解此方案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下一篇:你别再说(韩剧夏娃的诱惑插曲你别再说)
上一篇:yy语音如何进行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