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机器要多少钱一台(甘蔗榨汁机多少钱一台)

2023-02-22 23:02:3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5

作为小众作物的甘蔗,由于机械化水平低,且机收难度大,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期,沃得农装宣布进入甘蔗收获机领域,笔者认为国内实力派的加入有望加快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速度。

有很大需求空间

中国是世界第2大食糖消费国,年消费1500万t,同时是第4大食糖生产国。

国内的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甜菜,甜菜受气候影响年产量波动很大,有逐年萎缩的趋势;相反,国家对甘蔗种植支持力度大,主要产区是广西、云南、广东及海南,种植面积约153.3万hm2,其中广西约100万hm2

虽然产量和种植面积都很大,但国产蔗糖在全球贸易中并不占优势,主要问题是价格高。 如2016年榨季国产糖成本为3300元/t,分别是巴西、泰国和印度的2.16、1.95和1.8倍。

由于价差悬殊,致使国内甘蔗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和生存危机。 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机械化水平低,尤其是机收环节。 甘蔗机械化收获是甘蔗机械化生产中最难突破的瓶颈。

国内外均存在蓝海市场

全国173.3万hm2甘蔗(2010年),其中除部分因坡度较陡较难使用收割机外,其余50%可进行机械化收获。 若以每台甘蔗收获机械1个榨季作业66.7hm2,收割甘蔗5000t计算,我国要实现甘蔗机械化收获,甘蔗收获机市场总需求约2.6万台。

假定60%机收面积由甘蔗联合收割机完成,40%由甘蔗割铺机与剥叶机完成,则每年至少需要3000台甘蔗联合收割机。

另一方面,东南亚及印度产糖区的地形地貌与中国比较相似,目前其甘蔗收割也是人工砍伐。 这些国家的甘蔗种植区也是甘蔗联合收割机的巨大市场。

据统计,在我国、东南亚地区及印度等产糖国,甘蔗联合收割机市场需求量在3.25万台以上。 若机器使用寿命为10年,则未来30年内总需求量将高达10万~15万台,也就是年需求3000~5000台。

目前,国内甘蔗收获机保有量仍没有超过1500台,东南亚市场也很少,所以市场需求与容量都非常大。

众多实力企业进入


甘蔗收获机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农机,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较高。

约翰迪尔和凯斯纽荷兰甘蔗收获机早就进入了国内市场,且一直在进行市场培育。 其中凯斯在广东佛山设立了甘蔗机生产厂,在国内主推A4000和A8000;约翰迪尔也于2009年进入国内甘蔗收获机市场,在国内主推CH530和CH570两种切段式甘蔗收获机。

日系企业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是日本文明株式会社,其他企业也在计划进入中国市场;泰国和印度品牌也在等待最佳进入机会。

当然,最应该关注的还是本土企业。 目前有15家左右的企业有产品在推广,从时间上看,广东科利亚、柳州汉森是国内较早进入甘蔗收获机领域的企业;2015年,中联重科高调进入甘蔗收获机领域;2016年,柳工通过收购的形式跨界进入甘蔗收获机行业,并生产出了国内功率最大的甘蔗收获机。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辰汉公司,其并没有在广西等甘蔗主产区建厂,但在洛阳却生产出了深受国内用户欢迎的甘蔗收割机,销量领先于其他很多品牌。

另外,南宁中热农机、中首信(贵州)公司、泉州劲力、国拓重工、现代农装、广西农机院等企业和院所也在甘蔗收获机行业耕耘。

近期,沃得农装也宣布进入甘蔗联合收获机行业,其产品已经在广西进行试验推广。 有消息称雷沃阿波斯的甘蔗收获机也很快要入市了。

笔者认为,沃得和雷沃阿波斯分别是国内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和小麦机的领军者,其研发能力、制造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很强,他们进入甘蔗收获机领域,必将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形成规模化制造能力

中联重科、柳工、辰汉等都建有设标准化厂房、专用生产流水流,并且初步构建了供应链体系。

据了解,中联重科甘蔗收获机形成了1000台的产能;洛阳辰汉正在建设800台的台能,预计两三年后产能达到满负荷;广西国拓重机投资17亿元,设计总装和调试线1条、部装线8条,项目一期设计产能500台。 此外,广西柳工、现代农装、泉州劲工等也有规模化的产能或可以随时激活的产能。

规模产能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货及时性、质量稳定性和性能一致性有促进作用。

形成多样化产品

(1)履带式和轮式

约翰迪尔和凯斯纽荷兰在国内推广的产品是适合大规模平原种植模式的轮式机,如凯斯的A7000和A8000。 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既有轮式机,也有履带机。

(2)大机器和小机器

国内甘蔗主产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带,地块小、土地平整度差,适宜大型机械作业的面积不到10%。

最典型的是广西,虽然是国内最大的甘蔗种植区,但90%以上的甘蔗田是旱坡地和丘陵地。 大型设备很难进地,所以在国内并不适宜直接引进国外大型设备,主要需求是中小型设备,并且要进行适应性改进。

但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正在推进高标准蔗田建设,广西要建33.3万hm2“双高”基地,已完成21.8万hm2。 这些基地比较适合大型机器作业。

(3)整秆式和切段式

早期,国内甘蔗联合收获机的研发主要是以整秆式和配套的小型剥叶机为主,采用分段式收获方式。 目前仍有一些企业在坚持这个路线,如广西国拓重机。 切段式甘蔗收获机主要是仿照国外大型甘蔗联合收获机改进而成。

国内甘蔗收获机企业大多想兼顾整秆式和切段式,目前两种机型在国内都有销售。

国内甘蔗收获机根据种植现状和需求特点已经形成了系统化、多维度的产品,这有利于针对性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更大范围的推广。

主要机会在广西

国内甘蔗种植面积分布(2017年数据)

我国广西、云南和广东是甘蔗的主要种植地,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76.1万、24万和16.7万hm2,总种植面积达到1286.7万hm2,占全国的91.97%。 这3个省区是甘蔗收获机的主要市场。

其中广西占比接近65%,很明显是头部市场。 2019年,广西农机补贴资金拿出1亿元补贴甘蔗联合收获机,预计至少有300台的需求量。 建议国内甘蔗收获机企业针对广西的种植条件、品种和农艺特点来开发产品。

市场向刚性需求转变

国内甘蔗种植面积

由于甘蔗种植成本高、工作强度大、综合收益低等问题,近几年蔗农的种植积极性并不高。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一直在下降,但需求缺口越来越大。

为了鼓励甘蔗种植,国家及地方政府给予了诸多支持。 在农机上主要是购置补贴政策,前期主要是试验、示范、推广,引导蔗农使用机械收获甘蔗。

近几年,随着种植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双高”基地建设、糖厂自建大型原料基地等,甘蔗收获机正在由政策和项目推动走向市场化。 从生产厂家和农机作业组织了解到的情况看,广西甘蔗主产区围绕大型糖厂的甘蔗种植,对甘蔗联合收获机已经有了刚性需求。

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

分散化种植现状决定国内的甘蔗种植必须依赖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参与来解决机械化的难题,十几年前广西各地就已经开始发展甘蔗农机合作社等组织。

2008年,广东省农垦整合了丰收、华海和广前3大糖业公司的国有农机资源,成立了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甘蔗收获的专业服务。

更多的还是地方性社会化作业服务组织,如崇左、柳州、来宾等地大力支持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的发展,除了购置甘蔗联合收获机有补贴,还有作业补贴。

广西、云南等甘蔗种植区呈现的是种植分散化、服务规模化的趋势,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可以为蔗农提供耕、种、田间管理、收、运全过程的服务。 规模化服务组织的兴起,促进了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下一篇:大年三十什么时候吃饺子好 大年三十吃饺子吃素馅还是荤馅饺子
上一篇:最适合做哪些运功 大暑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