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关系,周武王为啥没有对殷商赶尽杀绝?

2022-06-03 23:43:1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6

汉献帝禅让之后,被曹丕册封为了山阳公,并且在封地仍旧享有天子仪仗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关系。

司马炎登基后,册封魏元帝曹奂为陈留王,刘禅为安乐公。

南朝宋武帝刘裕取代晋朝之后,仍旧册封晋恭帝为零陵王。

在古代王朝更迭的时候,有种制度叫做“二王三恪”,当年周武王灭了殷商之后,并没有完全铲除殷商王室,反而按照上古制度,册封殷商王族为诸侯。

二王三恪制度,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禅让制,虞舜从尧帝手中接管了帝位之后,仍旧册封了尧帝的儿子丹朱为虞宾。

得到册封之后,丹朱就不算是虞舜的臣,而算是他的宾客。

之后夏朝大禹也按照这样的规矩,册封丹朱与其子孙在唐地,舜的子孙在虞地。

也因为这样的做法,逐渐形成了惯例,也就是虽然王朝更迭,但是前朝王室的香火祭祀是不可以中断的,正所谓“兴灭国、继绝世”的意思。

牧野之战后,殷商被周王朝所取代,周礼逐渐成型,而在周朝的礼制中有一项宾礼,二王三恪就属于宾礼,就是要厚待、册封前朝王室后裔。

周朝册封黄帝后裔在蓟,尧帝后裔在祝,舜帝后裔在陈。

商朝虽然没了,但是商朝王室子孙也并没有被怎么样,反而受到了册封。

并非是周武王进行,而是在其继任者周成王时期由辅政的周公旦做主,册封商纣王兄长微子启为宋国国君,作为当时周朝诸侯之一。

不仅仅是商朝,因为按照规矩,周朝还册封了夏朝王室后裔东楼公为杞国之君,而这些人在商朝的时候也受到了类似的册封,但多次被废除。

此外,上古虞舜的后裔,也被册封在了陈国,接下来就是商朝后裔建立的宋国。

宋国的地位很特别,微子启乃是商纣王的兄长,宋国享有公爵爵位,并且可以用天子的礼乐祭祀商朝宗祀,与周王室之间是宾客的关系,而非臣子。

古时候之所以有这样的传统做法,就源于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而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后,后来的王朝每每得到天下,也不愿说自己的犯上作乱,只能找个别的名头。

于是,所谓的顺应天命取而代之的说法出现,但得了人家的天下,也不能断了人家的香火。

虽然王朝不同了,可之前朝代的王室祭祀宗庙香火还要继续下去。

因此诞生了二王三恪制度,将前三朝王室后裔作为宾客,不用对自己行臣子之礼,这也表示尊敬的意思,以彰显本朝乃是继承统绪,与仁德的正统地位。

这样的做法,从上古就开始,直到后来的汉朝、晋朝等都在沿用,但是在南北朝时期,二王三恪就已经开始变味,成为了一种由头而已。

晋朝没了以后,皇室后裔被大规模诛戮,而后朝则用二王三恪作为借口进行掩盖。

隋唐时期,通常都以很久远之前的朝代为三恪,并且奉祀者还都是自家的宗亲。

后世的二王三恪基本就是摆设而已,而先秦时代,尊奉前朝王室后裔,是礼法要求,是用来显示本朝的顺承天命承继正统的意思,所以周朝才留下了商朝后裔。

下一篇:王铭章,邵全章(高虚扁)紫砂壶,谢评?
上一篇:好听的小说,有哪些靠谱的小说排行榜?